电动管道带压开孔机的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
使用电动管道带压开孔机时,需从前期准备、操作过程、使用后维护等多方面加以注意,具体内容如下:
使用电动管道带压开孔机时,需从前期准备、操作过程、使用后维护等多方面加以注意,具体内容如下:
前期准备
人员资质与培训
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,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,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进行带压开孔作业。对于大口径管道或长时间作业的场合,应合理安排作业班次,避免操作人员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疲劳和安全隐患。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,使其熟悉带压开孔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,在作业过程中,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,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、安全地完成开孔任务。
现场勘察
勘察现场环境,确保作业空间满足操作要求,无杂物或障碍物影响开孔作业。同时,检查管道的压力、温度、流速等参数,确保它们在安全范围内。确定适当的操作条件,包括温度、压力、孔径和开孔速度等。确定这些条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,如操作材料的性质、环境温度和压力、孔径大小和开孔位置等。在确定这些操作条件时,必须参照相应的规定和标准,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操作参数,遵循安全操作程序,避免因错误的操作而导致的危险和损失。
设备与配件检查
检查电动开孔机各部件(如密封圈、刀具、齿轮箱、电动机)是否完好,润滑脂是否充足。开孔机额定工作压力与温度要满足在线管道或设备的压力和温度,开孔机密封材料应与管道或设备内介质相匹配。使用的机械或焊接配件,尺寸应与带压开孔机的尺寸相匹配,确保开孔机在其行程限度内穿透被开孔部位,并且在取回刀具和切片时,不能影响阀门的关闭。检查电缆、插头及控制面板,确保无磨损、漏电现象,对电气元件进行定期清洁,避免灰尘积聚影响性能。每次使用前需检查设备各部位螺栓的紧固程度,防止因松动造成的安全隐患。开孔机使用前,要确保刀具、钻头与开孔机联结完好,能可靠提取切片。刀具、钻头的强度应能有效地穿透被开孔部位。
压力试验
开孔前应对焊接管件、阀门、开孔机等部件进行整体试压,试验压力宜等于管道运行压力,较高不应超过管道运行压力的1.1倍。关闭全开式通径阀门,卸去开孔结合器的压力,验证全开式通径阀门的密封性。易燃易爆介质管道开孔前,对焊接管件、阀门、开孔机等部件进行整体惰性气体置换。
操作过程
安装与调试
安装前确认全开式通径阀门试压合格;安装时,阀门需与管口对正;操纵钻杆通过阀门口时应确保切割器不被卡住;核验切割器行程在带压开孔尺寸极限范围内,防止损坏被开孔管道或设备的对边;开孔机泄压阀无渗漏、无堵塞,能安全卸压。手动摇动手轮,使开孔器缓慢靠近管道,调整位置至开孔点正上方。启动电机,低速空转测试设备运转是否正常,确认无异常噪音或震动。
开孔操作
排气:开孔前,应打开开孔结合器排气阀,排气完毕后关闭排气阀,然后开孔。进刀控制:当开孔机切削到预定尺寸后,改用手动操作缓慢进刀,使开孔刀再前进5mm - 10mm,确认完全被开透。在开孔过程中,要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转情况,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。同时,要合理控制开孔速度,避免开孔过快造成压力突变,引发机器或设备的问题,从而危及处理人员和厂房安全。
完成开孔
完成开孔退刀后关闭全开式通径阀门,卸放压力,回收开孔结合器内介质,拆除开孔机。开孔完成后,立即使用专用封堵工具对开孔处进行密封,确保无泄漏。
使用后维护
设备清理:每次使用后清洁设备表面及内部铁屑,特别是开孔部位的铁屑等,以防止锈蚀和影响下次使用。清洗管道带压开孔机外部脏物,确保设备干净。部件检查与更换
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,若刀具变钝会影响开孔质量和效率,要及时更换或打磨。密封圈如有磨损,应及时更换,更换时需用尖头镊子将磨损的密封圈取出,再用镊子夹住新密封圈慢慢放入密封槽,并在密封圈及周围涂上适量润滑脂。
每次高温作业或含侵蚀液体作业后,均应更换密封元件,防止泄漏。每个月或30次功课后,应拆卸机器一次,对每个件进行润滑,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。
长期停用维护:若设备长期不使用,应将其清理干净后放在干燥、通风的地方,并在金属部件表面涂上防锈油,防止生锈。其他注意事项
作业结束后现场应清理干净,涉及特殊作业的,应关闭安全作业票。作业完工应进行验收,带压密封部位连续24h无泄漏为合格,带压开孔作业完成后,作业人员现场检查30min无异常,监护人员确认作业现场未留下安全隐患,按要求填写带压密封和带压开孔施工验收记录。
建立带压密封和带压开孔档案,资料保存至隐患消除。档案应包括但不限于变更审批单、作业委托单、勘测记录、作业方案、安全作业票、验收记录、运行状况记录等。带压密封和带压开孔部位应监控运行,定期检查,记录运行状况。
带压密封部位发生泄漏,经研判风险不可控的,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果断退守到安全状态,不应再次进行带压密封作业。
带压密封部位应及时通过检维修彻底消除隐患。涉及易燃易爆、剧毒化学品的压力管道,不应采用带压密封作为长周期运行的措施。